大湾区是全球制造业中心,拥有配套完整的制造业体系,区域内分布着众多行业的大中小规模的制造型企业。通过对这些制造型企业的高管进行问卷调查,收集数据,计算和发布大湾区制造业指数,可以反映当期的大湾区制造业景气情况,预测未来制造业走势,监测行业内部结构变化,辅助企业经营决策。
为此,深圳市经济学会联合相关领域的经济学家、企业家等进行研讨和论证,同时参考国内外同类制造业指数的计算办法,联合发起问卷调查和发布大湾区制造业指数。清源科创作为深圳市经济学会科技创新创业专委会会长单位,负责大湾区制造业指数的问卷收集、统计和指数发布。
大湾区制造业指数的问卷对象是大湾区范围内的制造型企业高管,企业注册地或主要经营地址在大湾区11个城市内即可。每月下旬收集一次问卷数据。问卷面向的行业范围包括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4754-2017)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。后期调查企业数量超过一定数量,行业样本量再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。
指数计算方法:包括大湾区制造业指数(GMI)在内的各分类指数=“增加”选项的百分比-“减少”选项的百分比。大湾区制造业指数也是通过计算直接得出,而不是通过分类指数加权平均得数。
大湾区制造业指数涵盖了企业的综合情况,能够反映当期区域内制造业产出、产能等变化趋势。大湾区制造业指数大于0时,反映大湾区制造业活动在扩张;大湾区制造业指数小于0时,反映大湾区制造业活动在收缩。问卷同时对6个月后的趋势进行调查,作为半年期数据参考。